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……”皎潔月色映襯下,幾句零散悠長的詩句從一旁的宿舍樓中傳出,老懷聽出這是來項目上不到半年的剛畢業(yè)的大學生小劉的聲音。
同小劉不一樣,這已是老懷到項目上的第五個中秋了。
同小劉不一樣,老懷已經習慣了每逢中秋團圓要在項目上度過的日子。
習慣了什么?習慣了一個項目順利完成到另一個項目興致勃勃地開工;習慣了架橋、修路、開隧道、蓋房子;習慣了心里頭牽掛著遠方的家,意志和信念卻穩(wěn)穩(wěn)守護著項目和工地。
老懷干建筑行業(yè)快七年了,天天風吹日曬,身材精瘦、皮膚黝黑,七年的時間,他經歷過大大小小數(shù)十個項目,共事過多多少少幾十個同事。這些人里面,他們常常與家人兩地分居,永遠過著集體生活,尤其是在類似中秋這樣闔家團圓的日子里,在大家賞菊弄蟹,把酒青天的時刻,老懷和他的同事們卻要駐守在項目上,在工地中,就著燒刀子似的思鄉(xiāng)之情釀成的酒,品著家人殷切期盼目光做成的餅,看玉露泠泠,桂影婆娑,登樓遠眺,憶對往昔燭花紅。
但老懷和同事們卻并不感到孤單,因為在中秋,伴著他們的是數(shù)十位同事相互依攜的身影,是從四面八方趕來留在一塊兒過團圓節(jié)的伙伴,工地上攪拌機、裝載機的轟鳴仿若橫吹的玉笛在贊頌秋意,來往運輸材料的車輛卷起的塵土好似蟾宮中裝點的煙云。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和進度,為了將來工程能順利完工,老懷和他的同事們顧不得中秋休假,顧不得節(jié)日團圓,他們在鋼筋混泥土間、在腳手架間、在機器的轟鳴聲中穿梭忙碌,在忙碌中度過一個又一個中秋佳節(jié),在項目上,他們一心一意撲在了施工現(xiàn)場上,將項目當作了家,將同事當作了最親的家人……
我們的身邊大概有數(shù)不清的老懷和他的同事們,他們舍小家為大家,為了企業(yè)發(fā)展默默地奉獻,為了工程的質量與進度,放棄與家人團圓的機會。但老懷和他的同事們卻總是告訴我們,他們不后悔,不遺憾,他們將情感投入進了工程,項目就是他的家人,工地就是他的家。
我們每個人都認識這樣的老懷和他的同事們。他們或者老實善良,勤懇踏實埋頭苦干;或者不善言語,忍著孤獨堅守工地;或者活潑能干,為工程帶去了歡笑與慰藉。他們來自五湖四海,卻懷著同樣的“堅守施工一線”的信念,銀漢無聲轉玉盤,長風浩浩送中秋。感謝“老懷”,感謝他和他的同事們,正因為有了他們,我們的項目才能保質保量的圓滿完成,但愿月圓處即是良宵,愿奮斗在施工一線的同事們,因這圓月,這桂影飄香,這同心協(xié)力堅守崗位加班加點的伙伴們,而毫不孤單,愿每一個施工現(xiàn)場,每一天每一刻,都有著家的氛圍和溫暖!
三建公司 鐘佩妤
下一篇: 交建集團為退休困難職工捐獻愛心